- 相關推薦
對農村學校教學管理現狀的點滴思考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新課程改革的穩步推進,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農村學校教學管理的弊端逐漸顯露出來,這些問題的存在,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改進,其影響是相當嚴重的。本文就對農村學校教學管理普遍存在的四大現狀作出一些思考,希望能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并與各位同仁共勉之。
現狀一:讓剛剛參加工作的新教師擔任班主任。
新教師擔任班主任,年輕有力,工作熱情高,競爭意識強,知識底蘊豐厚,思維靈活,創新點子多?墒切陆處煂τ趯W校、學科、學生都不是很了解,大部分都是從大學里直接進入小學或初中,即使專業課很扎實也需要一定的角色轉變時間,而且針對新教師,教育部門有各種各樣的培訓,又需要占用大量的學習時間,再加上由于年齡、年限的關系,新教師普遍缺乏班主任工作的具體思路和管理方法以及策略。面對新時期學生的特點,許多有一定經驗的班主任教師在班級管理中尚感到有點心有余而力不足,更何況缺乏管理經驗的新教師,面對著一群與自己年齡相差無幾的學生,如果擔任班主任,既不利于學科的教學又容易耽誤班級日常工作的開展。
現在各個學校對于班級的量化評比手段可謂無所不有,分身乏術的新班主任勢必在評比中不占優勢,而如果所在的班級評比總在別人之后,或者是不如以前,勢必要引起學生、學校以及家長的不滿,更為嚴重的是會打擊一個剛剛踏入教育之門的年輕人的從業信心,對他以后的工作和成長極為不利。
針對這一現狀,學校應健全相應的制度或政策:比如規定新教師在走上教學崗位時,不一定非要當班主任,但必須拜一名班主任為師。通過班主任師徒結對,以老帶新,以老促新。利用新老班主任優勢互補這一措施,就為學校提供了培養人才的契機。另外,學校應加大力度開展多渠道、立體化、深層次的結對幫學活動,有效地促進新老教師的優勢互補。 現狀二:每一學期都有教師調動。
每一年因為種種原因,教師都有相應的調動情況,科任教師的調動,特別是班主任教師的調動對學生的影響是相當嚴重的。班主任的作用有多么重要,筆者不在這里過多闡述,主要想說的是針對教師調動后學校應做出的調整措施應考慮周全:班主任變化后學生和教師都要經歷一個適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校應挑選責任心非常強的教師擔當班主任,因為這個班主任不但要銜接好教學工作,更要縮短和學生的“磨合周期”,做好學生心理的安撫工作。 現狀三:對教師的評價過于成舊與單一。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指出:“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強調-教師對自己教學方式的分析與反思,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使教師從多種渠道獲得信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睂W校對教師進行評價是教育科學研究的重要領域之一,教師評價是整個教育評價中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筆者也不說學校應該從各方面評價教師,單從教學成績方面來講就存在著許多弊端或是成舊的地方。讓我們來看一看以下的兩個現象:
現象一:雖說在考試的評價中,后25%的學生也被納入了評比中,但在實際操作中這一塊的比較名存實亡:開會時學校把后25%說得多么多么地重要,可真正考下來看重的還是前面25%的學生,比的還是平均分、優秀率、及格率等。
現象二:一個初中教師在教學中同時兼任兩個班級的教學任務,同樣的教師、同樣的教學,
不同班的學生成績就是不一樣,有的相差還很大。為什么分班成績幾乎一樣的兩個班,會出現如此大的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學生差異的原因,有班主任的原因,有教師的原因,但筆者覺得更有學校評價方式不完善的原因。
學校如果真要用教學成績來評價教師的話,完全可以把教師教的兩個班的成績都組合在一起,當作一個成績來算平均分、優秀率等,這樣就不會出現或少出現上述現狀。我們可以靜下心來想一想:有的教師把精力放在一個好一點的班級,那他同時教的兩個班的成績相差當然大了,還有就是把精力分散在兩個班的教師教出的成績肯定沒有把精力全放在一個班級的教師教出的成績好,但就這種昧著良心的教學思想還在成舊的評價制度的保護下繼承并發揚著。這樣的評價制度肯定有違素質教育的要求,有違新課程的理念,試想一下:這樣的評價制度不知害了多少學生,害了多少教師。
現狀四:學校對新課程改革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
管理學告訴我們:有什么樣的理念,就有什么樣的管理。也就是說,理念決定管理;A教育課程改革提倡的是一種“一切以人為本”的理念,這種新的理念對基礎教育現有的學校管理提出了強有力的挑戰。學校是新課程實施的基地,新課程改革能否成功,不僅需要有效的學校管理來提供保障,更需要得到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
《對農村學校教學管理現狀的點滴思考》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作為教師,我們應積極響應這次課程改革,畢竟它關系到我們的教育大計,關系到我們每個學生的發展,關系到我們每個教師自身努力的方向。如果真能夠探索出一條適應中國基礎教育發展的坦途來,我輩做出些犧牲,又有何妨?如果還只是像原來一樣一味的觀望、等待,錯過了這樣發展創新的好機會,中國的教育說不準又要落后好多年!
當然,農村學校教學管理的現狀還有很多:比如家訪力度不夠;對德育的重視程度有待加強;集體備課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不強;教師團隊的打造幾乎還是一片空白等等。
總之,學校教學管理是一項龐大而又細致的系統工程。雖然筆者對農村學校教學管理的現狀概括得不夠全面,但是也給教育有關部門提了個醒。筆者堅信:作為教育管理者,學校有關部門應清醒地認識到教學管理現存在的問題,他們針對這些現狀會制定出更好的、行之有效的對策和措施去面對挑戰,努力探索。
農村學校精細化管理的點滴思考2017-05-11 22:12 | #2樓
精細化”管理是當前校長們經常掛在嘴邊的時髦詞語。一些先進學校憑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強大的師資陣容,先進的管理經驗,鑄造出各式各樣的輝煌,其“精細”遙不可及。地處農村的學校如何根據自身的條件,實施“精細化”管理,打造一流的師資隊伍,努力提升學校教學的品味呢?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談談自己的點滴思考。
一、精細化管理要從“心”人手。
學校領導和教職員工,要靜下心來,仔細思考:我們的學校許多老師是由民辦教師轉正,大多學歷低,無專業老師。老師的教育方式簡單落后,教學內容缺乏前瞻性,教學方式缺乏創造性,方法缺乏創新性。我們的孩子由于農村自然條件差、經濟較為落后,年輕的父母大多離開家鄉,步入城市常年在外打工,把孩子交給年邁的父母或親戚照看。家長對孩子的監護顯得力不從心,無法履行監護責任。因此我們的學校管理切忌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搞形式主義等不良現象,只有靜下心來,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務求精細,務求實效。
二、精細化管理要從“小事”入手。
學校無小事,不能因為是“小事”就可以馬馬虎虎、隨便行事,要明白“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的道理。對待每件事情不論事大事小,要認真對待,提出的要求越明確越具體,就越有利于操作和精細化管理;同時還要建立規范的操作程序,這樣才能有據可依,做到夠忙而不亂。
三、精細化管理要與人性化有機結合
精細化管理要求每一個步驟都要精心,每一個環節都要精細。農村學校師資和生源質量參差不齊,要借助學校的精細化管理,形成相對統一的、規范的教學工藝流程和標準,以確保師生在教學中的行為符合基本規范。因為每個老師有每個老師的教學理念,他們又面對著個性迥異的教育教學對象——學生(尤其是農村孩子天性活潑、好動,不喜歡受約束),強求事事都統一,往往會壓抑廣大教師的工作熱情,抹煞老師和學生的個性,培養的目標最終也難以實現。所以,學校的精細化管理在強調紀律、制度的同時,不能忽視了個人的情感因素和師生的現狀問題。片面地要求教師化大量的時間甚至是超負荷的工作,來完成各種教學任務,這對于教師的身心健康來說是百害而無一益的。因此,學校管理要把精細化與人性化統一起來,在實施精細化管理過程中,要注重進行規范與引導,循序漸進地使相關的管理制度變成被管理者的一種行為習慣。這樣的精細化管理雖然時間上長一些,但很有實效,既降低了成本,又人文科學。
四、精細化要與素質化有機結合
市場競爭的基本規則是優勝劣汰。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那些管理水平低、生產技術落后的企業,最終被淘汰。教學精細化管理的一個理念,是盡量讓所有的學生都有成功的體驗。其實質就是把基本的教學規范用制度的形式相對固定下來,從而實現不讓一個學生掉隊的目標。所以說,教學精細化管理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實現有梯度的目標要求。它特別要關注那些學業成績處于中下游的學生,同時注重培優補差。學校精細化管理的最終目標,是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水平和各種能力的有效提高。由此也不難看出,教學精細化管理與素質教育強調面向全體學生的理念是一致的。
五、精細化與過程化有機結合
衡量企業經營好壞是看這個企業能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學校管理不同于企業,不能只看學生的升學率,看看有多少人考取了名校。這些固然重要,但這種導向必然是加重了師生的負擔,損害了師生的身心健康,培養出來的學生高分低能,走上社會很難適應,同時也喪失很多學生的前途,這種血的代價是不值得的。所以我們要把結果與過程有機統一起來,才能提高管理效能。如在教學質量評價上,不能只用及格率、升學率等結果性的數字來衡量教師的工作成績,而應側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評價。對教師的評價,也應改變那種單純總結過去,然后據此把教師分為三六九等的做法,而應多采用激勵性的評價方式,立足于現實,重在師生各自層面的提高。
六、精細化要把握好度
精細化管理校長是決策,教師是執行。學校管理要充分考慮教師的可承受度。精細化管理除了規范教師的行為外,它會有大量的數據記錄、總結,產生一些類似的重復、機械,無疑會增加教師的工作量。精細化管理給教師設置了一條條警戒線和達標線,也在不斷考驗著教師的心理承受力。在農村我們許多學校為了強化精細化管理,制訂了翔實的教師培養方案、具體的課堂評價標準,美其名曰:“盡快打造一流的名師、一流的課堂!边@顯然是一種浮躁的表現。抹殺教師的差異,以培養的名義制造出的只能是迅速躥紅的投機者。課堂是激-情、智慧、學識、能力交織出來的不可再生、不可復制的情境。追求一節高質量的課,不是俯拾即是、唾手可得的,需要我們的老師腳踏實地、刻苦學習、勤于實踐、堅持個性、勇于創新、銳意進取,舍此,別無捷徑可走。所以,學校管理要張弛有度,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充分考慮教師的心理壓力可承受的底線。農村學?梢远冶仨殞嵤┚毣芾,但千萬別跟一些名校去攀比,短時間就能趕上;也千萬別把學校當成企業去經營,因為他所面對的是知識層面不同、個性各異活生生的人。
【對農村學校教學管理現狀的點滴思考】相關文章:
當前農村現狀調研報告05-18
農村養老現狀調研報告05-18
農村產業現狀調研報告05-18
農村管理現狀調研報告12-22
農村環境現狀調研報告05-18
農村金融現狀調研報告05-18
農村衛生現狀調研報告05-18
統計宣傳工作的現狀不足和思考06-02
農村社會管理現狀調研報告05-18
農村教育現狀調研報告范文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