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智能電網發展現狀
當前,資源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焦點,人類社會對環境保護、節能減排和可持續發展的呼聲越來越高。近年來,歐美國家率先提出了”智能電網”并進行了相關研究,引起了世界各國電力工業界的廣泛關注,智能電網也逐漸成為現代電網發展的新趨勢和新潮流。根據我國宏觀政策和用戶對電能質量的實際需要,未來的電網必須能夠提供更加安全、可靠、清潔、優質的電力供應。發展智能電網,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小環境污染,促進節能減排,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能夠保證供電的安全性與可靠性,降低輸電網的電能損耗,減少用戶的電費支出?梢,智能電網是我國國民經濟和電力工業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目前,雖然智能電網的建設尚處于初期研究和規劃試點階段,但其在未來必將給電力工業的變革帶來巨大影響,因此對智能電網進行相關探討尤為必要。本文將從智能電網的定義與特點、國內研究現狀及發展前景等方面進行分析,為建設國際領先、中國特色的智能電網提出積極的建議。
一、智能電網的定義與特點
由于智能電網的研究利丌發尚處于起步階段,各國國情及資源分布不同,發展的方向和側重點也不盡相同,此尉際上對其還沒有達成統一而明確的定義。根據門前的研究情況,智能電網就是為電網注入新技術,包括先進的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和電力工程技術等,從而賦予電網某種人工智能,使其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成為一個完全自動化的供電網絡。智能電網有以下特點:
(一)自愈。能夠自動檢測、分析故障,實現故障隔離和系統自我恢復。
(二)堅強。能夠有效抵御自然災害或人為的外力破壞,保證電網安全可靠運行。
(三)互動。用戶將和電網進行自適應交互,成為電力系統的完整組成部分之一。
(四)優質。提供2l世紀所需要的優質電能,用戶的電能質量將得到有效保證。
(五)經濟。實現資源合理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電能損耗,降低投資成本和運行維護成本
(六)兼容?梢匀菁{集中式發電、分布式發電等多種不同類型的電源,滿足用戶多樣化的電力需求
(七)協調。實現電力系統標準化、規范化、精細化管理,進一步促進電力市場化。
二、國內智能電網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電力需求同益增強,在電網建設與改造上投入了大量資金,電網的覆蓋面、供電能力以及設備的數字化程度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根據我國能源資源的分布特點和國家發展戰略部署,我們必須建設中國特色的堅強智能電網。
目前,國內在智能電網相關技術領域已經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實踐,輸電技術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配用電領域的智能化應用研究也在積極探索之中。2017年,華東電網公司啟動了以提升大電網安全穩定運行能力為目的的智能互動電網可行性研究項目,啟動了高級調度中心和統一信息平臺等智能電網試點工程。2017年,華北電網公司也開始進行智能
電網相關的研究和建設,致力于打造智能調度體系,搭建智能電網信息架構,研發清潔能源關鍵技術,為建設智能輸電網奠定基礎。上海市電力公司也相繼開展了智能配電網研究,重點關注智能表計、配電自動化以及用戶互動等方面。同時,天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也相繼成立了智能電網研究機構,對相關技術領域進行研究和探索。
2017年初,國家電網公司啟動了一系列有關智能電網的重要課題研究,通過積極探索國內外智能電網技術發展動態,分析建設中國特色智能電網的技術嬰求,調研中國智能電網的研究現狀,揭示了堅強智能電網的內涵與特征,制定了發展目標、技術框架體系與實施計劃等。除此之外,家電網晉東南-南陽.荊門lo00kV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和南方電網云南.廣東±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相繼投入運行,實現了我國在具有長距離、大容量特征的特高壓核心技術上的重大突破,構建了智能電網的堅強骨干網架,為中國智能電網的建設奠定了基礎。
2017年5月21日,在北京召丌的”2017特高壓輸電技術國際會議”上,國家電網公司提出了發展堅強智能電網的內涵,是以堅強網架為基礎,以信息通信平臺為支撐,以智能控制為手段,包括電力系統的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和調度各個環節,覆蓋所有電壓等級,實現”電力流、信息流、業
務流”的高度一體化融合,是堅強可靠、經濟高效、清潔環保、透明開放、友好互動的現代化電網。發展堅強智能電網的目標是加快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級電網協調發展,具有信息化、數字化、自動化、互動化特征的統一的堅強智能電網。與此同時,家電網公司公布了規劃試點、全面建設、引領提升三階段的建設方案,確定了智能電網的發展方向。
《我國智能電網發展現狀》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