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養生小常識 3大基石保你健康長壽
俗話說生命質量就是健康,保持健康的方式就是進行養生,基本吃素、每天散步、保持糊涂,這就是養生三大基石。
膳食是健康的物質基礎,合理膳食應以植物性食物為主。植物含有動物缺乏的生物活性成分:膳食纖維、植物固醇、類胡蘿卜素、多酚類、皂甙、植物雌激素、芥子油甙、硫化物等,這些物質對機體有抗氧化、調節免疫機制、抗菌、改善體內微循環、抵御腫瘤侵襲等多種功效,還能去除動物性食物在體內代謝產生的有害物,有益健康。
吃素為主,并不是膳食結構簡單化,更應注意食物的多樣化。主食除米面,可吃些薯類雜糧。副食應多選豆類、食用菌、海藻。其次,每天保證一個蛋、一瓶奶,也可適量吃些肉類,首選水產品魚肉,以保持營養均衡。
每天散步
運動才是保持健康的方式,所以放節食是沒有用的,光吃飯不運動那也會增肥,不吃飯減肥這完全是不現實的,只有飲食運動結合那才是最好的。
人類的進化起始于直立行走,行走是一種擺幅運動,全身肌肉協調工作,促進血液循環。國外有人把雙腿看作人體第二心臟,而我國也有俗話:人老先老腿,病從腿上來。在現代社--會,雙腿的功能日益退化,因此要加強雙腿的活動,簡單易行、老少皆宜的當散步,時間可長可短,速度可快可慢,一人獨走,可東張西望胡思亂想,多人共行,能聊天談心溝通交流,調節情緒,放松身心,十分有利健康。
保持糊涂
心態是健康的精神支持,養生貴在養心,養成一顆平常心。人生苦短,事難求全,哪怕位居總統國王也未必事事稱心如意,我們凡人更何必自己與自己較真。
追名逐利太累,斤斤計較太煩,患得患失太苦,怨天尤人太忙。發怒是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煩惱是用自己的過失折磨自己,后悔是用無奈的往事摧殘自己,憂慮是用虛擬的未知驚嚇自己。種種不良心態導致機體免疫功能下降,疾病乘虛而入,嚴重危害健康。
地球照轉,日子照過,遇事糊涂些,世事看淡些,開開心心每一天,快快樂樂每一時,不枉人世走一場。
養生之道
1.清靜無為
一個人長時間的在一個熱鬧的地方就會變的異常的煩躁,而適當的清凈就會讓自己的心情達到放松。
具體地說,就是《道德經》所說的“少私寡欲”。這種清靜無為以養神長壽的思想,一直為歷代養生家所重視,浸透到養生學中養精神、調情志、氣功導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
2、貴柔、返璞歸真
老子在實際生活中觀察到,新生的東西是柔弱的,但卻富有生命力;事物強大了,就會引起衰老。他在《道德經》中指出:“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經常處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過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張無欲、無知、無為,回復到人生最初的單純狀態,即所謂“返樸歸真”。
3.形神兼養
莊子養生倡導去物欲致虛靜以養神,但也不否認有一定的養形作用!肚f子·刻意》說:“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所好也”。由此可見,我國古代的導引術是道家所倡導的,從其產生開始就是用于健身、治病、防病的。
《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中說:“昔在皇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北砻嫔,這個描述是說黃帝跟我們普通大眾不同,一生中每個階段都遠遠超過眾人——剛生下有神靈,柔弱時就能夠說話,幼小時就非常的迅速、果斷;長大后非常敦實、敏捷,成人后就登上了天子之位。其實,這不僅僅是說黃帝,而且是在說我們所有人——每一個人都是“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
【養生小常識 3大基石保你健康長壽】相關文章:
夏季養生小常識_夏季養生保健小常識03-06
夏季養生小常識全方位調養你的身心03-31
冬季養生小常識07-23
秋季養生小常識10-21
養生保健小常識11-05
夏季養生小常識12-11
立秋養生小常識08-07
初秋養生小常識08-18
秋分養生小常識09-21